在快速變化的商業世界裡,做更多的事,真的會讓我們變得更好嗎?
在 CMoney,過多的檢查、過度的防範,以及不必要的細節,我們是能盡量避免就避免,讓資源不要消耗在瑣碎中,否則最終只會讓團隊變得平庸,甚至失去對真正重要事情的專注。
CMoney 對於制度的看法:我們講道理、我們喜歡用案例來討論、我們討厭白紙黑字寫成規定,所以我們盡量不要有制度,也不想設框架。
專注於必要的事,並以長期思維為導向做決策,這不僅是我們在業務推動中的行動指南,更是建立合作夥伴關係的關鍵原則。
避免繁瑣:專注於必要的事
不必要的完整性,是資源浪費。
如果我們為了解決一個問題而創了一整個系統,那麼我們就會變成平庸,而且會變成巨獸。
許多人在執行任務時,習慣以「確保萬無一失」的心態處理,試圖覆蓋每一個潛在問題。然而事實上,追求 100% 完整性並不僅難以達成,還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,甚至延誤真正重要的進展。
舉個例子:
在 CMoney,行銷資源多由各部門同仁分散操作。例如在公司自有網站上,每位行銷都可以排 Banner 來曝光活動。但有同事 1 on 1 的時侯表示他遇到一個困擾:自己設定的新 Banner 已經排上線,但前一個行銷設定的 Banner 還沒有下架,他不知道該找誰處理;如果自己直接下架,又怕影響到其他人的規劃。這讓他覺得,或許應該要設一個專人來管理上下架,把行銷的資源做有效的整合。
我則是先跟這位同事確認一下問題,所謂的問題是因為你有排程 Banner,而前一個 Banner 還沒有下架,所以你不知道麼處理,因此希望公司有一個專門的人來管理上下架?
直覺上,CMoney 是不會為了做不好的人增加管理的人或規則,我們傾向直接去要求那個人要做好溝通,因為只要大家把自己的事都做好,就不用多花一個人力去安排/操作 Banner 的上下架,而直接被要求做好溝通的同仁也得以就此進步。
再舉個例子:
由於我們有大量影音拍攝與網站圖片露出,在與合作的財經 KOL 在錄音時,難免會有口誤或發音不清的地方。以往我們需要請作者重新錄製、重新剪輯,如今 AI 技術可以直接協助修正、優化產出品質,既快速又省力。但若我們因為擔心極少數的風險,就為所有合作對象建立一套繁瑣的 AI 修正授權規範,反而會把原本高效率的解法,拖進平庸的陷阱。
又或者,公司官網用到一些形象照或是在拍一些公司場景時的員工露出,一段時間後,難免會有一些照片中的員工離職。若是真的有離職的員工請求我們下架照片,我們本就應該視為必要成本重新拍攝,而非試圖節省這筆花費,或是在拍攝時要求同仁進行肖像權的永久授權。
避免巨獸化:專注於有價值的行動,拒絕官僚與平庸
在任何組織中,解決問題時創建系統化的流程和規範,表面看起來是提高效率,實則很可能是把我們推向官僚化與平庸的深淵。CMoney 的決策價值觀告訴我們,一切行動都應該基於必要性與長期價值,而非為了解決小概率問題或規避微不足道的風險,創造更多不必要的負擔。為了避免極小的風險制定全面措施,等於將寶貴的資源耗費在低優先級的問題上。
與其試圖應對所有可能的風險,不如直接鎖定核心問題並簡化解決方式,這不僅能提高執行效率,也能讓我們更聚焦於業務的關鍵成功要素。只有學會取捨,才能讓有限的資源產生最大價值。
真正的重點應該是:問題是否有必要性?它的價值是否足夠支撐我們的投入?它是否有助於長期的目標?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我們就會全力以赴;若不是,我們就該坦然放手,去追逐那些更重要的事。
否則組織內部會逐漸因無效的規範而變得痴肥,最終「什麼都動不了」,創造新系統解決小問題,終將成為阻礙未來發展的巨獸。

我對「人」充滿興趣,幫助他人成功是我的價值成就,這驅動著我不斷學習與挑戰。
我的職涯橫跨多個領域,讓我理解「決策」的核心價值 - 不是每次都對,而是能快速修正。我希望打造一個真正以價值為核心的團隊,不只追求短期成果,而是創造長遠影響,讓每個人在這裡成長,找到自己的價值。
這就是我,這也是我所相信的事。
#人力資源深耕 #扶輪公益 #斜摃運動教練 #人資小週末義工/導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