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 工作能力決定競爭力:我們找的是會用 AI 創造價值的人

AI 工作習慣

前言

在我們 CMoney 作者團隊,AI 已經不再只是「選項」,而是日常工具。
我們是一個與創作者合作的團隊,內容、產品、行銷、互動 —— 這些看起來人味十足的工作,其實背後都可以透過 AI 大量幫我們完成初稿、整理邏輯、精煉語句、優化圖表、生成測試素材……讓真正的創造力用在「關鍵決策」上,而不是「重複性勞務」上。

我說得直接一點:你不會用 AI 工作,你就不會工作了。

 

我們怎麼用 AI?從文案到產品設計、作者經營全上場

在我們團隊中,AI 已成為同事的延伸,以下舉出幾個我們 CMoney 作者團隊實際工作的案例:

  • 行銷夥伴透過 AI 檢查 Facebook 廣告文案並優化成效,且在討論作者產品或課程方向前,以 AI 蒐集意見、整理資料,方便會後迅速產出執行項目,加速產品推進。
  • 影音團隊借助 AI 自動上字幕並克隆聲音與影像,讓作者可有更多元的方式與用戶互動。
  • PM 可利用 AI 生成 App 前期模組,縮短產品開發時程。
  • BD 同仁則以 AI 快速分析作者影片亮點,快速做出內容亮點,以提高洽談效率。

而我自己也常與 AI 確認我構思的想法是否符合 MECE 原則,再請 AI 將概念稿轉化為文件、招募文、行動建議或內部激勵信。近期,我們正嘗試讓 AI 成為「創作者助理」,在 App 內即時替粉絲答疑解惑並引導學習。

我們並非追逐潮流才採用 AI,而是因為它的確能省時、省力,並顯著提升成效。

 

我們最近面試都一定問人選 AI 的使用狀況

最近在招募新夥伴時,我們面試了一位候選人。線上視訊的時候,我們看得出來他應該同步使用 ChatGPT 或其他 AI 工具,一邊聽問題一邊搜尋回應的語句。

這件事,老實說我並不反對,我本來就認為會即時用工具幫自己的人是加分的。

但問題是,他給出的回答,不是解法,而是作文。
每一段話聽起來都像「把五篇知識型文章拼起來的長句」,卻沒有任何貼近實務的判斷或解法,也看得出他平常並沒有真的拿 AI 來幫他解決問題,而只是把它當成美化自己回答的裝飾。
——這,就是我們不會選擇合作的對象。

我們要找的不是能「假裝自己會用 AI」的人,而是你真的有用 AI 幫你處理過工作、加快生產速度、創造價值,你知道它的限制,也知道它的威力。

 

我們要找的是:會用工具創造時間的人

身為主管,我最希望看到的是:一個人能不能「為結果負責」,而不是「為流程執行」。
AI 時代改變了競爭的邏輯,以前我們在看的是:

你能不能靠自己把一件事做好?

現在我們要看的是:

你能不能靠你+AI,把事情做完、做快、做出價值差異?

這樣的人,才是「適合在這個時代活下來」的人。
更直接一點說,我們希望未來加入我們的人,是:

  • 一位願意讓 AI 成為你思考的起點而非終點的人
  • 一位知道該讓 AI 幫你節省時間,讓你把力氣放在策略或判斷上的人
  • 一位能讓團隊跟著你一起使用更聰明的方式工作的貢獻者

 

如果你正考慮投履歷給我們…

我們團隊正在招募不同領域的人才,無論你是 PM、行銷(影音、內容)、BD 、工程,我誠摯邀請你加入我們。但我要事先說清楚:

🛑 如果你是還沒開始使用 AI 工作的人,這份工作可能不適合你。
✅ 如果你已經知道怎麼讓 AI 成為你工作的一部分,甚至你有一套效率技巧可以分享,那你來對地方了。

這裡不是要求你一定要會寫 prompt 寫到像黑客一樣,而是你知道怎麼讓自己更快完成高品質的工作,怎麼讓自己留時間去做更重要的思考。

那就是我們想找的夥伴。

 

結語

在 AI 驅動的團隊中,我們只找真正能用 AI 創造價值的人。如果你已經將 AI 融入日常工作,歡迎加入我們,一起打造高效、有影響力的創作生態!立即投履歷吧。https://cmy.tw/00Ayxx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