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剛接任團隊時,同事總會很好奇的詢問我個人想法,當他脫口而出問我:「我知道你們主管都會擔心營收不好,老闆會不開心吧?」;我們團隊負責幫財經 KOL 製作 APP、影音預製課與直播課程,因此我們也會有屬於作者團隊的營收目標。
我當下幾乎是直覺地回答:「老闆不開心,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他愣了一下,可能沒想到我會這樣回應。
這並不是我對營收不在乎,更不是我不關心公司的發展,而是因為「讓老闆開心」從來不是我團隊的核心目標。
我們的使命,不是讓老闆開心,而是讓「價值」發生
在 CMoney 作者團隊,我們的目標在於達成以下願景和使命:
📌 願景:讓財經 KOL 與粉絲們在 CMoney 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。
📌 使命:作為連結 KOL 與粉絲的核心角色,促進雙方的成長與互動。
而這份使命,與老闆開心與否無關,而是與 我們是否真正創造價值 有關。
當我們專注於打造 KOL 內容變現模式、提升用戶學習體驗、幫助作者成長,這些成果本身就是對公司的最大貢獻。而當我們做對了這些事,營收自然會成長,公司也會受益,老闆會不會「開心」只是附加的結果,而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。
但營收真的不重要嗎?
當然不是。營收是結果,不是目標。
如果我們的內容模式無法帶來穩定的變現,如果我們無法為 KOL 創造長遠的收益,那麼我們的價值也無法被真正落實。營收是我們衡量成效的方式之一,但它不該是唯一的驅動力。
相較於短期衝刺營收,我更關心:
✅ 我們是否真的幫助 KOL 成長?
✅ 粉絲是否因為我們的內容,而有更好的投資決策?
✅ 我們的變現模式是否能夠讓創作者與平台雙贏?
當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「是」,營收自然會跟上,而不需要為了某個季度的數字而犧牲長遠價值。
老闆需要的,不是「開心」,而是可持續的事業
老闆的角色是看整體營運,當然會關心營收數字,但他真正需要的不是某個團隊為了討好他而短期衝高業績,而是看到公司有穩固的發展方向,有長期的競爭力,有健康的成長曲線。
如果我們的每一個決策都只是為了迎合高層的喜好,而不是基於真正的市場需求與價值創造,那麼這個事業體本身就不會長久。
因此,當我聽到「老闆會不會不開心?」這個問題時,我的回答是:
👉 我更關心「我們的目標是否正在實現」,而不是 老闆 當下的情緒。
👉 如果我們持續創造價值,即使短期營收波動,長遠來看我們還是成功的。
👉 如果我們為了短期業績,而偏離使命,那才是讓 老闆 真正「不開心」的事。
結論:做對的事,而不是讓誰開心
在作者團隊,我們的關鍵不在於「營收數字」本身,而是這些數字背後代表的價值,如果我們只關注老闆的開心與否,那麼我們可能會迷失方向,忘記我們真正的使命。
我們相信自我超越 才能推動團隊不斷成長,而貢獻價值才是最終指標。
所以,下次當你聽到「這樣會不會讓老闆不開心?」時,不妨問問自己:「這件事對於我們的核心目標與價值創造,是否有幫助?」
如果答案是「有」,那就去做,至於老闆開不開心,那只是順帶的結果而已。
我們真正對齊的,是使命,而不是情緒。如果你也相信『做對的事』比『讓人開心』更重要,也許你會喜歡我們的文化:https://cmy.tw/00AsAL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