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技術的選擇到實現:CMoney 如何使用 No Code 工具快速打造雙平台原生 App

No Code 工具開發

一開始,我們想做的只是「快一點」

在 CMoney,我們希望投資可以成為每個人邁向健全人生的工具,而非阻礙。我們相信,透過正確的觀念、可靠的知識傳遞與科技的輔助,每個人都能避開投資過程中的彎路與迷思,更穩健地達成人生財務目標。

在公司多項產品中,我們有一系列與財經領域 KOL(網紅、專家、創作者)深度合作的專屬 App,每個 KOL 都能擁有量身打造的個人品牌 App,透過這些 App,他們可以:

  • 與粉絲分享市場觀點與投資策略
  • 提供實戰教學與互動內容
  • 推出訂閱服務、策略工具與專屬社群
  • 實現知識變現,同時強化粉絲的財務素養

這些 App 並非單一獨立的產品,而是共同構成一個模組化、可擴展的投資教育平台。

因此我們產品的定位明確,核心功能也清楚。但對工程開發團隊而言,真正的挑戰是:我們不想被技術實作卡住節奏。

如果你也曾經開發過 App,你一定知道原生開發的成本有多高,光是要維護 iOS、Android 兩個平台的開發流程、測試版本、上架流程、憑證簽署……就已經讓人吃不消。

在確立了產品的目標後,我們工程團隊初步的預期是這樣的:

  • 能快速建立 App 雛形,測試使用者體驗
  • 支援雙平台原生開發,與公司其他產品同步
  • 可以持續更新 App 並快速部署新版本
  • 最好整合 CI/CD 流程,降低人力成本

這讓我們開始思考:有沒有可能把繁瑣的 App 開發和上架流程「模組化」、「自動化」?

 

技術選擇:從 Low Code 到 No Code,我們的考量

我們一開始很快的評估了幾種不同的方向:

1. 市面上的跨平台開發工具

  • React Native + Expo:開發速度快,但一旦需要進階原生功能,維護成本迅速上升。
  • Flutter:性能佳,但團隊的學習成本高,並且需要不同技術線的人才,並不適合公司現況的開發手法。
  • Capacitor + Ionic:能夠將 Web 專案轉成原生殼,但操作相對繁瑣,上架仍需手動處理,並且 Hybrid App 並不在我們的考量中。

2. 市面上的 No Code 工具:FlutterFlow、Thunkable、Adalo 等

  • 靈活度不足:雖然可以做出基本功能,但一旦要做進階的邏輯、整合內部 API、或是自訂動畫、元件樣式時常常卡關。
  • 上架流程封閉:有些平台只支援在他們的系統內建構 App,要拿到原生專案進行自訂、簽名、或整合 CI/CD 並不容易。
  • 授權與費用問題:某些平台在產出的 App 中嵌入 branding 或限制商業使用,對於要做自有品牌產品的我們來說不是長久之計。
  • 無法完全控制框架與更新節奏:當平台升級或政策變動時,使用者往往只能被動配合。

為了讓「百位 KOL、百款 App」的願景得以高效落地,最終這些促使我們決定:自己打造一套專屬的 No Code 工具與底層框架,並建立起一套「從設計 → 編譯 → 上架」的自動化流程。這不代表我們完全不寫程式,而是把工程資源放在整合、擴展與自動化腳本上,而不是重複造輪子。

我們這套框架具備以下幾個特色:

  • 支援元件化配置與邏輯模組,可自由擴充開發元件
  • 與我們自建的 API 層與使用者驗證系統高度整合
  • 可輸出乾淨的原生程式碼並進行個別客製調整
  • 與自動化 CI/CD 管線整合,直接推送至 Apple / Google Store

透過自行打造的工具與自動化框架,我們大幅縮減了每款 App 的開發與維運成本。原本需要投入 2~3 位工程師、數週工期才能完成的功能模組,現在只需透過這套框架,設計與內容團隊即可在數天內完成對外發布內容的設定。這不僅讓我們實現一對多的技術複用,更讓每款 KOL App 在風格差異化與內容深度上保持彈性,同時讓開發端維持高一致性的穩定品質。

我們已成功將單一 App 的開發成本降低超過 70%,並使整體上架週期從幾週縮短至幾天,為快速擴張與規模化打下紮實的技術基礎。

 

如果你對這樣的挑戰有興趣,我們在找這樣的你

我們相信,打造一套能真正加速產品實現的 No Code 工具不只是技術挑戰,更是產品哲學的延伸。這背後需要的,是一群對「開發流程本身」也充滿好奇與改造欲的人。

我們歡迎的,不只是會寫程式的工程師,而是:

  • 對開發體驗、工具打造、開發者生產力有熱情的人
  • 對產品流程有感、希望打造可規模化系統的人
  • 喜歡動手實作,也樂於在快速變動中找到秩序的人
  • 重視技術細節,同時擁有產品視角的人

我們正在組建一支跨技術與產品邏輯的核心開發團隊,未來會持續迭代我們的 No Code 工具,也會探索更多開發體驗優化的可能性。

如果你也想參與從零打造一個開發框架的過程,喜歡邊做邊想、邊解構邊創造的節奏,那我們很想認識你。

想加入 CMoney 工程團隊,體驗軟體開發無限可能性?這裡有幾個職缺可能適合你:

【工程部】Sr. Android Developer|大眾:https://cmy.tw/00B2ld

【工程部】Web Engineer|網站:https://cmy.tw/00Bi5K
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