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高潛力員工離職不只是人力流動,更可能曝露主管在管理思維與制度上的缺口。本文以實際案例剖析離職背後的管理盲點,並提出四大管理心法與三大團隊建設策略,深入理解高潛力員工離職背後的意義,真正落實汰弱留強的管理精神。
事件回顧
農曆新年過後第一天,某客戶成功部同仁在績效及潛力都表現不錯且眾人皆認同的情況下,突然向 Group Leader 遞交了離職申請。負責的 Group Leader 除了錯愕與惋惜之餘,雖嘗試挽留,卻未能深入檢討事件背後的管理問題。
再一次與該員工的訪談後,離職的主因果然不外乎為兩大因素:
- 薪資上的委屈(30%)
- 缺乏成就感與前進動力(70%)
儘管在對話後提供薪資調整與職涯發展建議,最終仍無法改變該員工的決定。其實,早在數個月前,多次提醒 Group Leader 該察覺這名員工的情況並即早著手進行調整,而非在員工決定離開後才被動補救。除了積極的找尋適當的人員替補外,也藉由這一次的事件給予所有 Group Leader 進行一次震撼教育。
過程中發現了什麼?要傳遞何種觀念?
在定期與各 Group Leader 會議中,「汰弱留強」一直是重點檢視的議題。然而,許多初階管理者對此概念存有疑問,而遲遲未能真正落實。根本原因在於,他們仍以「精兵思維」帶領團隊,而非以「將領思維」來管理及培養人才。
這次員工的離職,對團隊來說或許是一種「常態的痛」,但或許也能成為改變的契機。若每位 Group Leader 能藉此機會深入理解「汰弱留強」的真正價值,並從中調整管理方式。團隊的穩定性與競爭力將不再受限於既有框架,真正實踐「汰弱留強」的核心精神,同時達成「超越自我」與「貢獻價值」的價值觀目標。
過往擔任管理職的經歷中,從技術專業者轉為管理者,過程中經歷過各種挑戰,也累積了許多血淚史。藉由這一次的實際案例將歷往心得與 Group Leader 分享,希望能由上往下的貫徹,並讓所有同仁能有所成長。關於管理時應具備的心態,這邊提出 4 大觀點:
1. 知識及技能共享,不藏私
唯有分享,才能成長。 當主管願意無私傳授自身技能,不僅能提升團隊整體競爭力,自己也能騰出時間與空間學習更高層次的能力。若因害怕被取代而選擇保留,反而會讓自身停滯不前。真正的價值,不是掌握獨門技藝,而是持續精進、超越自我。
2. 保持適當界線,公私分明
職場並非家庭,管理需要平衡理性與感性。這並不是鼓勵主管冷漠,而是提醒過度的情感牽扯可能影響決策判斷。優秀的主管應該能夠與員工打成一片,展現親和力,但在需要做出決策時,仍能果斷處理問題。
3. 誠實以對,言行一致
帶人帶心,最重要的是誠信。員工能感受到主管的真誠,唯有言行一致,才能贏得真正的信任。當管理者的行為與價值觀保持一致,團隊自然會建立穩固的信賴關係。
即便是仍有眾多未知的因素,主管仍需在開端時清楚說明背景語考量,並於事後主動說明補充說明,而非等到結果出現後才回頭解釋讓同仁們霧裡看花。
4. 承認自身錯誤,樂於接納建議
閉門造車只會讓成長停滯。如果團隊內部只有單一聲音,將難以突破現有框架。主管應勇於承認自身不足,樂於接受團隊成員的建議,才能讓自己與團隊共同成長。
打造成長型團隊的三大方式
1. 改變既定思維,跳脫框架
客戶成功部或許在任何一家公司是一個”食之無味,棄之可惜"的部門。但,真的是這樣嗎?
除非主事者仍用既定思維來進行管理及規劃,不然為何須畫地自限?
部門除了每天既有的客戶服務外,頻繁的與不同的事業群溝通也是日常工作之一。也因為如此,我們會比其他部門更容易了解每一件事情/計畫/規劃等背後所帶來的意義。
目前每一位Group Leader除了需達到服務即時及正確的基礎工作外,需發覺其特質給予不同的任務,如行銷 & PM & 產品測試 & 系統優化規劃 & 教育訓練 & …More,並在每一次的會議中,覆盤效益並重複地提出說明及檢討,強化其技能。
簡言之,讓客戶成功部變成通才的訓練中心,並隨時可依其意願進行職務上的轉換,也能藉由此發覺每一個同仁"隱藏"的可能性。
2. 輪值策略,藉由實戰代替理論訓練
每一 Group Leader 皆須輪值部門主管 1~2 個月,藉由每日所發生的事件進行問題拆解 & 規劃 & 決策等管理職訓練,在一定可容錯的條件下,藉由每一次的成功或是失敗來累積經驗。
3. 副手選定及培養
挑選自身組內 “質優” 的同仁進行副手培養,並將自身技能及邏輯觀有效的毫無保留傳遞給人選,讓技能可被正循環的持續延續下去。也利用此方式,才能真正做到知識技能共享,主管也才有空間進行新技能的學習。
結論:真正的領導是創造環境,而非強留人才
如果一位高潛力員工的離開,能讓初階主管更深刻地理解「汰弱留強」的意義,並進而調整自身的管理模式,那麼這場別離或許值得。
我們應該學習的不僅是如何挽留人才,更應該思考如何營造一個讓人才願意留下、持續成長的環境。
真正的領導,不是單純地留住人,而是創造一個能夠吸引並培養人才的管理文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