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Money 新創孵化器 – X 實驗室:從開發交友軟體,走向 AI 社群新藍圖

X 實驗室

X 實驗室自 2021 年初創立以來,已經設計並開發了近 40 款 App,因經歷大量實踐與試錯,團隊能更精準掌握市場風口與科技發展,快速開發出有機會成為爆款的產品。例如其中 4 款產品(夢幻發票、英文知識王、抬槓、交友鬧鐘)在沒有打任何廣告的情況下曾擠進 App Store 免費榜前 10 名,而『囂搞發票』更獲得 Google Play 2022 台灣區年度 App 的殊榮。

每個人想要的幸福可能是不一樣的

為了幫助公司完成五大面向的藍圖,包括:財富、健康、工作、家庭與人際關係。而在人際關係部分我們認為交友的市場龐大、有痛點,且用戶忠誠度不高,也就是如果有好的解法通常可以快速獲得轉換成效。

X 實驗室這次需要處理的命題是『幫助用戶找到適合的另一半』,我們曾以為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,需要的會是一套配對更加完善的機制。加上近期 AI 的崛起,我們相信 AI 能用更聰明的方法幫助人們找到理想對象。

然而,隨著深入研究,我們發現了一個事實——「找不到好的另一半」的問題,可能不是交友軟體能解決的
比起更好的配對機制,人們真正缺乏的是對自己的了解,自己到底想要怎麼樣的生活,而這樣的生活真的是找一個好的另一半就能獲得的嗎?

這讓我們開始思考,AI 是否能提供的不只是功能性的幫助,而是透過深入了解用戶需求,幫助用戶自我成長,朝自己想要的幸福越來越近。

因為現在市場上越來越飽和,如果新創產品想要加入市場,如果不是有特殊觀點,不然就應該要有一個比現有方案好 10 倍以上的 solution,才會有機會在市場上分一杯羹。而 X 實驗室的使命是希望能打造億萬等級的產品。因此比起做一個更好的交友軟體瓜分市場、獲得盈利,我們更想要找到顛覆交友市場的那塊磚頭。

我們想幫用戶找到理想的對象,但他真的準備好進入一段關係了嗎?

配對成功 ≠ 關係成功

在交友軟體 Tinder 發表的公開數據中,2020 至 2021 年,Tinder 每天累計滑動配對的次數高達十億,其中女性配對成功機率更達 56%。

同樣地,交友軟體「探探」的數據顯示,截至 2019 年,探探已經成功配對 1 億 7,000 萬次,可見對於現代人而言,交友軟體確實能幫助建立人際關係。

然而,配對成功後,真正維持聯絡的人卻少之又少。

這讓我們思考:是否問題不在於「怎麼找到人」,而是「用戶是否準備好自己,進入一段關係」。因為要花時間真正了解一個人、建立親密關係的成本對現代人來說實在太高。

所以在進入一段關係前,我們要確保:
「用戶要先了解自己要什麼,不能把交友當成一種讓自己脫離不幸的解法。」
「用戶找到對象後,願意花精力並能用正確的方式經營感情嗎?」

AI 可以讓你更懂自己:幫助自我認識與提升,真正吸引到理想伴侶

我們認為如果要真正幫助用戶,不應該只是提供配對,而是提供「自我理解」的協助。讓人更清楚自己理想的生活中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伴侶,接著是如何成為能吸引這樣伴侶的人。如果真的如此,那麼從吸引對的人到提升熱度;最後進入一段關係,我們認為整體的成功率是會大幅提升。

如果問題的核心是 用 AI 幫助用戶「自我認識與提升」,那 AI 該如何提供指引?

因為人性驅使,人類很難在沒有意識到自己有問題的情況下進行提升(不認為自己有問題,沒有病識感),所以通常會想要直接得到解決方案滿足需求。

舉個例子,小明是一位 30 歲的上班族,外型普通,但非常渴望擺脫單身。他花了很多時間在交友軟體上,認真學穿搭、練開場白,甚至報名了幾個把妹課程。雖然有幾次成功約出女生,但大多數情況下,聊了一陣子後對方就逐漸冷淡,甚至直接消失。

小明感到沮喪,他認為是自己不夠帥或技巧還不夠好,於是投入更多時間在外在提升上。但他不知道,問題其實出在 「過強的需求感」,小明的潛在想法是:「只要找到女友,我的人生就圓滿了。」

但人會習慣性排斥其他人給的意見,容易找較簡單的捷徑。小明不會認為因為自己的不自信與匱乏的心態找不到另一半,而一直花時間去優化外表跟技巧。並真正理解他想要的一段關係是什麼樣子的,用吸引的方式讓來找到對的人,才能擁有健康又長期的關係。

AI 面臨的三大挑戰:

在過去這些問題不是非常好解,但有 AI 出來後,我們認為這是有機會解決的,因為系統或是演算法很難 case by case 分析用戶的情緒狀況給予對應的回應,而用 AI 可以輔助大幅降低分析的成本。但我們需要先面臨以下挑戰:

  1. AI 是否能提供給人類情緒價值?
  2. AI 是否能和人類建立關係?
  3. AI 是否能帶給用戶影響,做出行為上的改變?

抬槓 APP 驗證:AI 能給人類帶來「情緒價值」

什麼是抬槓

抬槓是一款 AI 的社群產品,希望提供個性化的情緒支持,幫助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獲得更貼心的陪伴與互動。主要功能如下:

  • AI 角色陪伴:開發各種具魅力的人格 AI,讓用戶與 AI 互動時感覺像與朋友聊天。
  • 個性化情緒支持:AI 不僅能理解用戶當下的需求,還能根據情緒狀態提供實用建議。
  • 社交 AI 社群:用戶可加入 AI 社群,與 AI 及其他用戶互動,分享心情。

抬槓上線後,我們有一些有趣的發現:

  1. 把 AI 社群當成發洩區的用戶黏著度較低:用戶在文章的激烈度跟負面情緒,發文越少的人;文章內容反而越偏激越負面,同時單篇文章的發文字數也較少。
  2. 發文量前 10 名的用戶會自己創造場景,更懂得控制社群,讓 AI 接近自己想要的樣子,以及跟跟某個 AI 產生羈絆產生互動。

下載一週內的用戶發文狀況

抬槓APP 下載一週內的用戶發文狀況

雖然抬槓 APP 長期回訪不佳,第 7 日回訪就只剩下 5-6%。但我們有些其他的發現:

從數據上來看,長期留下來的用戶是喜歡 AI 陪伴,主要留越長的用戶反而沒有特別要解決一些問題,只是回來跟 AI 們分享一些生活瑣事,或是刷刷存在感。更特別的是,少部分用戶開始與 AI 開始建立關係,我們觀察到有些用戶回來只跟指定的 AI 角色互動。

抬槓APP AI 角色提及狀況

因此我們認為抬槓證明了一件事,如果 AI 能提供 “穩定的情緒價值”,人跟 AI 是可以產生另一種新型態的「關係」。只是這件事情短期很難複製在所有人身上,我們想要找到一個場景讓人跟 AI可以更融洽的去互動。

繼續探索:透過與 AI 建立關係,打造出一個高黏著的 AI 社群

透過「抬槓 APP」,我們驗證了 AI 可以為用戶提供「情緒價值」,並發現部分用戶與 AI 建立了長期關係。這顯示 AI 不只是工具,更可以成為一種陪伴,為人們帶來新的互動模式。

然而,要讓 AI 社群發展出高黏著度與持久性,仍需創造更具吸引力的場景,讓 AI 能與用戶建立更深的羈絆。

X 實驗室未來計劃

X 實驗室未來的計劃將圍繞打造「高深度、高廣度的 AI 角色」,並拓展更多應用場景,來提升 AI 社群的黏著度。

同時提高 AI 深度跟多樣性,提升用戶社群體驗:

  • 將透過 官方深度角色UGC 生成廣度角色 的雙軌策略,來擴展 AI 角色池:
  1. 透過數據收集與側寫,建立更有價值觀、能夠提供深度對話的 AI,例如導師、顧問類角色,幫助用戶自我成長。
  2. 讓用戶自行創建淺層或中層 AI 角色,增加互動多樣性,滿足聊天、娛樂需求。
  • 提供更多不同的社群情境:建立多元化的社群情境,例如戀愛教練、職場導師等等,增加用戶參與感,還能讓 AI 角色根據特定場景提供更精準的建議與陪伴,提升用戶的沉浸感與滿意度。

結語

X 實驗室從剛開始把 AI 作為配對的工具,到後來將方向逐步改為幫助用戶進行「自我認識與提升」的導師。透過 AI 的深度分析與個性化建議,用戶可以逐步釐清自己的情感需求、價值觀,並了解自己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,不僅在戀愛上,我們希望能觸及到工作、家庭、健康等多方領域。

讓 AI 的價值從「功能性」上升到「陪伴與成長性」,這也呼應了 X 實驗室的使命:打造出能顛覆市場規則、創造億萬價值的產品

了解更多 X 實驗室資訊 >> https://xlab.cmoney.tw/

返回頂端